青海西宁:建强党建堡垒 不负人民所托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省基层党建成就,特别是开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青海省委组织部推出“亮成绩、展形象、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西宁篇。山上郁郁葱葱的乔木转为深绿色,阳光洒在树叶上为整片森林染上了金边,山下溪水叮咚声中夹杂着蛙鸣……青海高原上的盛夏即将来临,这也是青海最适合旅游的季节。不久前,随着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缓,西宁市大通县东至沟村的旅游度假村准备复工,村民们干劲十足。
“别看现在大家忙,2017年动员大家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根本没人同意,都怕亏!”东至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迎仁看着眼前忙碌的场面回忆道:“后来,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手把手教村民如何运营,党员示范带头,这才有了东至沟村第一批乡村旅游产业。”
http://q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2/0621/LOCAL1655778831205XBTYYC8LWK.jpg
东至沟村一角。人民网 刘沛然摄
2016年东至沟村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退出的目标。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57.5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万元。而东至沟村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新路子的故事正是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西宁市凝心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缩影。
“党支部+小区” 激发治理内生动力
位于西宁市城北区湟水河畔的光明小区曾是西宁有名的“老破小”,设施老旧,无人管理,院内垃圾遍地,每到夏日臭气熏天。如今,进入光明小区后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齐的硬化路面、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和居民们的笑脸,这里已成为青海省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今昔对比,城北区祁连路西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小区居民李积德感触不小:坚强有力的社区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居民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引擎”。
光明小区的变化与祁连路西社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分不开。近年来,祁连路西社区党委以“朝曦”党建品牌为主线,把当好群众的“交心人、知心人、贴心人”作为工作准则,为居民建成覆盖广、层次多、类型全的高质量便民服务阵地“朝曦·和煦里”,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委吹哨、部门报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http://q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2/0621/LOCAL1655778878908JL4FVF0WHE.jpg
光明小区新貌。人民网 刘沛然摄
“辖区里老旧楼院太多,只靠我们社区15个工作人员服务是撑不起来的,必须要发动社区里的党员、非公有制企业还有志愿者们齐心协力。”祁连路西社区党委书记妥香珍介绍,为了让辖区内老旧小区居民住得舒心、安心,祁连路西社区不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并建立“红色物业工作站”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将各个小区近期遇到的问题摆出来,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话说开了,原先的疑难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亲了。”
与祁连路西社区一样,城西区北商业巷社区汽车六厂家属院也属于老旧小区,景辉物业入驻,小区居民们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西宁景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承担着西宁市300多个老旧散楼院、10余万群众的物业服务和管理工作。2019年5月,西宁市城西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项目试点工作,景辉物业公司紧抓机遇,在切实服务小区业主,积极做好事的基础上,以创建“红色物业”为载体,在城西区委、胜利路街道党工委、北商业巷社区党委的支持领导下,建立了全市首家物业党建服务站——先锋为民党支部。
“刚进驻的时候,百姓们意见很大,觉得我们就是来收钱的。感受过我们服务以后,现在好多小区请我们去为业主服务。”景辉物业公司经理孙辉表示,专业、免费、不间断是他们服务的优势,目前物业收费的标准是0.4元/平方米/月,刚开始的收缴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http://q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2/0621/LOCAL165577890207220W28XO5B5.jpg
景辉物业免费为老人理发公益活动。人民网 刘沛然摄
“原先这里都是破库房,路也坑坑洼洼的,都是物业来了才给我们修的。”汽车六厂家属院居民王明秀在享受完景辉物业提供的免费理发服务后,讲起了小区的变化。如今,库房已被成片的绿化带和文体设施替代,景辉物业也成为西宁城市党建“四方联动”中的标杆。
“党支部+产业” 发展铺就致富路
采摘、装箱、销售、上桌,西宁市民日常食用的香菇有不少来自湟中区李家山镇。走进李家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园的大棚中,香菇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望不到边际的架子上,一个个菌棒次第排开。
为什么要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在李家山镇已经有将近30年的种植历史,有经验优势、有市场销路、有技术人才。”李家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柯杰说,2021年,湟中区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任务,要求辖区乡镇成立有“造血”能力的国有第三方独资公司,这些企业再将红利分配给群众共享。主打食用菌种植产业的李家山镇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由此诞生。
如今,占地面积70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已经投产,仅其中一个大棚就带动了周边累计400人次以上的劳动力,亩产5000斤的食用菌预计将为李家山镇带来每年数百万的纯利润。
http://q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2/0621/LOCAL1655778929365CF92KZTHSI.jpg
李家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园中种植的香菇。人民网 刘沛然摄
在大棚中,赵柯杰算了一笔账,他说现在产业园里的群众收入主要靠三部分:土地流转资金、稳定的务工收入和生产线产品收入。“尤其是生产线,等到投产之后我们自己生产菌包,以成本价售卖给群众,再给他们教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上。”
而在湟中区“隔壁”的西宁市湟源县,小高陵村的村民们在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下,把教育培训、乡村旅游结合到一起,把党性教育基地建到了村里。曾经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村落,正在这里几十年奋斗历程中产生的“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红色精神照耀下焕发新生机。
“那时的小高陵就是春天无雨来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天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小高陵村原党总支副书记王金龙嘴里念的顺口溜就是当时小高岭村的真实情况,山高沟深,水和肥料全跑了,庄稼活不了。
但村民们没有放弃,栽树蓄水保土,向水平梯田要粮食,上世纪70年代,小高陵党支部正式向这片穷山恶土“宣战”。小高陵层层梯田连九霄的壮美景色就此诞生。
http://q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2/0621/LOCAL165577895608806PKINGOXB.jpg
小高陵的梯田。人民网 刘沛然摄
时间进入21世纪。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小高陵村七成劳动力外出务工。旧有的路走不通了,怎么办?“我们治山造林几十年,红色传统全省都知道,为什么不能把这变成我们的支柱产业?”王金龙心里有了打算。小高陵罗尔干阳坡上,一座红色旅游培训教育基地破土动工。
2018年9月,小高陵党性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红色加油站”。基地运行以来,已经有1135期近11.95万党员干部参加培训,带动周边14个村累计分红57.8万元,提供30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
从大通东至沟到湟中李家山再到湟源小高陵,西宁各地的村民们也见证了往日穷山村从富起来再到今天逐渐强起来的蝶变,致富路必将走得更稳更宽更远。
分享来源:人民网 http://qh.people.com.cn/n2/2022/0621/c378418-40004039.html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邮箱:tousu@wywb.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