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涛在办公室与员工交流。 张浪 摄
(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创业老兵闻涛:佩戴党徽做物业的“大管家”
中新网成都11月30日电 (单鹏)“我是戴着党徽来的,请你们广大物业的所有权人相信我一回,冲着这个党徽,我不会丢人!”上世纪90年代末,快40岁的军队转业干部闻涛“下海”,试水成都物业行业,每天靠着双腿挨个居民区跑项目、磨嘴皮。
在成都某居民区,作为东北老乡的业主代表委员会主任见到闻涛一脸真诚,又看到他衬衫上戴着党徽,决定给这位中年人一个机会,“先签半年合同,干得好才续签,干不好,6个月后走人。”
闻涛在办公室阅读。 张浪 摄
就这样,闻涛勉强拿到“下海”以来第一个物业管理项目,挣到了“第一桶金”。20多年后,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已是成都金房物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下简称成都金房物业)董事长的闻涛唏嘘不已,“创业一开始,我无项目、无资金、无人才。我跟业主代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讲,‘只要给机会,我就努力做,为物业的所有权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上世纪80年代,物业管理作为新兴产业从香港进入内地。21世纪初,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一个个崭新的中高档住宅居民区拔地而起,物业管理随之走上快车道。物业是人们生活的“管家”,把治安消防、车辆管理、人员流动、设施设备、保洁绿化等各种各样的“小事”安排妥当,使居民区有序运转。小到满足物业的所有权人生活需求,大到维系社区和谐稳定,物业管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做企业,除了自身功夫,闻涛坚信“功夫在企业之外”,“企业家是国家、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贡献力量,企业不应只盯着自己,也要看到社会的需要、民众的需求,这样才能长远发展。”闻涛说。
闻涛(右二)在会上发言。 受访者 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末,成都一大批老旧住宅居民区物业管理问题逐渐显现,“从1998年到2008年,成都有一大批老旧住宅居民区被推到市场,那时这些居民区的物业是‘真空’,没有人管,我决心把它做好,发挥规模优势和人力优势,在成都市金牛区接了很多老旧住宅居民区的物业管理项目。”闻涛回忆称。
与中高档物业管理项目相比,接手老旧住宅居民区物业管理项目要面临更高的亏损风险。但闻涛带领团队,创新思维,摸索出一条老旧住宅居民区物业管理的特色道路。“我们管理着近200万平方米的老旧住宅居民区,经营状况越来越好,有点儿小盈利,干得挺开心。”闻涛表示。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安置失去家园的受灾民众,四川省在3个月内搭建起上百万间板房。在受灾极为严重的都江堰市,为规范板房管理、向受灾民众提供整洁的生活环境,闻涛带领团队参加到都江堰“幸福家园”板房物业管理样板工作中。
“我们做了三件事:一是制定了一系列板房实施物业管理的管理规约、指导手册、管理制度;二是完善了安置点物业设施设备的设置,包括交通设施、消防设施、卫生设施、绿化补种等;三是义务为灾区愿意做物业管理工作的民众开展业务培训,这种做法既安排了灾区民众工作就业,又能帮助他们渐渐摆脱地震的恐惧阴影。”闻涛如是说。
如今,事业有成的闻涛拥有多个头衔:四川省商会副会长、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四川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特约研究员……对于这些社会身份,闻涛坦言,自己最喜欢“老师”这一角色。多年来闻涛多次走进大学课堂分享自己的创业体会,还在企业内部积极培养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力军。他笑着说:“我的目标是培养100个优秀的企业负责人,而这个目标早已实现。”
“统战部、工商联给我颁发了‘青年企业家双创导师’证书,我感到使命重大。与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分享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企业管理,是我责无旁贷的事情。”闻涛表示。(完)
分享来源:腾讯网 http://new.qq.com/omn/20171106/20211130A0BU7V00.html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邮箱:tousu@wyw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