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交房4年多 地下车库一直空着 居民:盼尽快启用 物业:将择机开放
已绑定手机
puppy-4 发表于:2022-1-22 21:44: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8

  地下车库出入口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实习生 杨丰
  “从2017年收房到现在,我们居民的车都只能停在地面停车场,一到上下班高峰时段,出入车辆全部堵在小区窄窄的通道口和居民抢行,十分危险。而地下车库建好后,一直闲置不开放,不知道为什么。我曾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对方却不处理,我认为这很不负责任。”昨日,家住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街紫轩时代广场小区的冯先生,致电极目新闻热线表达自己的困惑。
  1
  地下车库4年未启用 业主车辆全都停地面
  冯先生介绍,他于2017年入住紫轩时代广场小区后,便发现物业在车辆管理上存在问题。“整个小区只设一个出入口,同时供机动车、电动车和行人通行,造成很多机动车进入小区后,由于找不到停车位,便会在小区里到处乱窜,让本就不大的小区被堵得水泄不通,继而引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抢道的情况,十分危险。”冯先生说。他曾为了躲避一辆擦身而过的小汽车,不小心撞上一辆电动车,导致手臂受伤。
  昨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该小区探访。
  小区不大,只有3栋居民楼,成“一”字型排列,唯一的进出通道位于立山路上的西门。
  西门进出口设有一道宽约4米的收费道闸,闸口右侧为人行通道。走进小区,紧挨着人行道的右边设置着一排露天停车位,已经停满车辆。道路左侧是一个电动车棚,里面停着数十辆电动车。
  记者看到,因为是周末休息日,进出的车辆和居民不多。偶尔有车辆从闸口进入小区,路上行人会很自然地从道路右侧的人行道通行,给机动车让路。
  “非高峰时倒还好,车辆和行人不会发生冲突。但是一到上下班高峰时段,车辆进入后一时无法找到车位,就会堵在小区门口动弹不得。居民们进进出出,便形成了人躲车、车避人的局面,还有电动车穿梭,让人提心吊胆。”冯先生无奈地表示。他希望物业尽快开放地下车库,以方便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地进出。
  地下车库位于小区北面。记者看到,车库通道底部的闸门封闭,通道一侧堆着数十块十余米长的木板。
  业主孙先生刚好开车回家,他将车停在车库通道口附近的露天停车位上。下车后,他看了一眼地下车库,说:“地面车位不够停,地下车库却迟迟不开放,让人难以理解。”
  2
  物业称目前车位够用 后期会开放地下车库
  记者探访发现,紫轩时代广场小区内的露天停车位不到30个。这能满足整个小区的停车需求吗?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
  “我感觉地面车位基本能满足需求,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安全隐患。”二栋一位居民表示,他最怕小区里堵车,不仅会车麻烦,还要担心车辆与行人发生擦碰,“只要把地下车库利用起来,矛盾就可以解决。为什么物业宁愿让地下车位长期空着,也不让业主使用?”
  一栋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该小区另一侧的一个院子也可以停车。“但是这个院子同时对楼上一家餐馆的顾客开放,在就餐高峰期,就不太好找车位了。”这位居民说。
  记者在该院子看到,中午时分,里面停着约30辆轿车,剩余车位不到一半。
  停车场保安告诉记者,这个停车场和小区内的停车场均为小区业主提供停车服务。
  记者随后向小区物业公司求证。“地下车库目前的确没有开放,因为开发商不愿意开放。”物业公司经理万莹说,“我们小区共有300多户居民,地面停车位目前能够满足业主停车,暂时没有开放地下停车场的必要。”
  记者询问小区共有多少个露天停车位,万莹未能给出具体数字。她表示,开不开放地下停车场,应该由市场决定。“开放地下停车场肯定需要投入一笔费用,在需求不强烈的情况下,我们暂时不会考虑。如果后期地面停车场车位不够了,我们肯定会开放地下停车场。”万莹说。
  武汉多能律师事务所律师洪聪表示:“小区停车位如何使用,首先要以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为基础,确认停车位属于小区业主还是市政或开发商。如果开发商按照规定投资建设地下车库,未将其按公摊面积卖给业主,则开发商拥有地下车库的所有权,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对其出租、出售或附赠等。”
  针对紫轩时代广场小区的情况,洪聪建议居民以业主委员会名义,与社区、物业、开发商、房管部门等进行协商,要求开放地下车库,满足业主需求。同时,《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该小区存在将路面停车位开放给外来车辆使用的情形,涉嫌侵犯业主权益。

分享来源:荆楚网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01/10/content_14394891.html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邮箱:tousu@wywb.cn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物业外包联盟社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赣ICP备2023015604号 赣公网安备36010802000956号